大名成氏的先祖系明初山西洪洞迁民,始祖成兴占籍大名县旧治乡宋曲村,后世遂称大名人。成氏祠堂,俗称“成家家庙”,位于北大街路西,为清顺治首辅大臣成克巩建于清康熙三年(1664年)。
成氏祠堂面积仅五分左右,临北大街为大门,大门为歇山式屋顶,两侧有两尊汉白玉石狮子,高约2米,呈坐姿状,雕刻精美,生动传神。进大门西行不远,北即为成氏祠堂,祠堂五楹。拾阶而上,祠堂内摆设有成氏历代祖宗神主牌位和成基命画像,族人按时祭祀。
成基命画像为坐像,真人大小,带乌纱,着明代官服,面目慈祥,与史传所载成基命“性宽厚,每事持大体”相符。
1953年,成氏祠堂改作大名镇城关供销社,成基命画像被成氏后人携去珍藏。1968年,祠堂被拆毁。今地址尚在,改建为民居,原祠堂旧貌无存。
大名成氏,在明清时期是大名府的名门望族,成基命、成克巩父子在明清两朝为首辅重臣,其后子孙累世仕宦,从无间断,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文化世家。
自成兴迁徙大名以来,成氏就以科举为业,诗礼传家,走传统的读书出仕的道路,但仅有四世祖成实,通过科考任职淮安府通判,五世祖成就以明经做官应天府经历。至八世,成基命高中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进士,取二甲第十九名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累官礼部右侍郎兼太子宾客,改掌南京翰林院事。
天启六年(1626年),魏忠贤以成基命为杨涟同门生,受累东林党,落职闲住。
崇祯二年(1629年)十一月,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入阁辅政,为首辅重臣。时明末内外交困,成基命以一身系天下安危,危难辅政,勤施于国,力挽狂澜,扶危定倾,劬劳不遑宁处。次年九月,遭阉党温体仁、周延儒排挤,称病回家,五年后,卒于家,赠少保,谥文穆。有《云石堂稿》存世。
成基命第三子成克巩,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中进士,三甲第六十七名。满清入关,经左庶子李若琳推荐,成克巩仕清,授国史院检讨。后历任吏部尚书,内秘书院大学士,保和殿大学士,少傅兼内国史院大学士,为四辅臣佐政,与巴额同为首辅,权重顺治康熙两朝。在任,励精图治,顺治帝美誉其“太平宰相”。康熙三年(1664年),成克巩盛满而退。
此外,成克巩还是史学家,书法家,其遗存的书法作品自然率真,非常珍贵。他署年八十一岁的一帧册页,老辣古朴,颇有颜真卿遗韵,可谓经典之作,读之让人“有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”之奥。成克巩晚年于宅院中修筑耄学台,日读书其中,著有《清慎堂集》十二卷等,《伦史》编入四库全书。
成基命回乡后,本想在大名府城内创建成氏祠堂,因病没有成功,嘱咐成克巩营建。成基命卒后,按照惯例应建立成基命祠,因时局动荡,成基命祠也没有建成。成克巩告病还乡后,康熙皇帝赐予资金,修葺宅邸,在旧宅东侧建成氏祠堂,祭祀历代祖宗。又在大名府文庙东侧的刘安世祠堂前建成基命祠,前后二堂,左右为廊庑,专祭祀成基命。
成克巩建祠堂时,购置地基是原礼部一陈姓官员的故宅,门前有座董家牌坊正冲祠堂大门,不利祠堂,必须拆除。而董姓家族式微,后人不知所措,成克巩邀请董家后人前来,以不会毁坏牌坊相告。于是改建祠堂大门,后来在维修祠堂的时候连带牌坊一起修葺,时人称成家有厚德。
文章转载自桂士辉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