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闫利军
成语是历史的产物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表达运用起来,不但言简意赅,而且形象生动、含义丰富,能起到强烈的修辞作用。在我国,很多历史故事、诸子寓言、神话传说后来都形成了成语,像完璧归赵、叶公好龙、精卫填海,不但家喻户晓,而且屡见于典籍。中华的成语,是民族文化的菁华所在。
在“成语”这个词之前,有“成文”、“成言”的说法,如汉代蔡邕《上封事陈政要七事》:“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,下则连偶俗语,有类俳优,或窃成文,虚冒名氏。”这里的“成文”指的是文章,或者更大。唐代刘知幾《史通·申左》:“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,丘明但编而次之,配经称传而行也。”这里“成文”就是指一部书了。确切出现“成语”一词,大约是在元代刘祁的《归潜志》:“故不宜蹈袭前人成语,当以奇异自强;四六宜用前人成语,复不宜生涩求异。”承接这种说法的有很多,像清代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音律》:“凡作倔强聱牙之句,不合自造新言,只当引用成语。”而清代任泰学《质疑·经义》中的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,或是当时成语”,成语之意同现在的几乎一致了,只不过我们现在用的成语还包括蔡邕先生看不上的“有类俳优”的“连偶俗语”。
既然成语是历史的产物,那就必然有一个由简到繁、由少到多、由雅到俗的趋势。世界上很多文明的发展,都有过中断或消亡的惨痛经历,不如中华文明这样持续、久长,因而他们的“成语”无论形式、内容还是数量,都远不如我们。这是我们很值得自豪的文化特色。从这一点上说,掌握中华民族的常用成语,就差不多是了解了大部分民族文化。这个说法应该不算过分。从前的一部蒙书《幼学琼林》,几乎就是“成语琼林”,不但涉及经史子集的众多基础知识,而且语句短小精悍,节奏明快,韵律铿锵,简直是一部古代成语词典。
不过骄傲归骄傲,也有一些问题要引起我们注意。十五年来,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,传统的阅读书写方式逐渐式微,带来便捷的同时,也造成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和疏离。表现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误解误读,这里面又以成语的误用为主要的问题。很多专业人士,比如新闻工作者也经常犯这方面的错误,他们做的是传播工作,对受众有很大的指引作用,尚且如此,那么大众的误解误读就可以想见了。因此,要正本清源,给读者正确、准确的文化信息刻不容缓,而且搞文字工作的人要首先负起这责任。进一步讲,负这责任的,不止是新闻工作者,还有大型工具书的编纂者们。他们的工作,是确立标准和典范,是某种程度的源头工作。如果源头不清不明,流传下来的就可想而知了。兹举平日随手札记一二,非为炫学逞才,读者明察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